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去守护更多有需要的人!董健:科普 就是那个“更好的方式”

最新信息

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去守护更多有需要的人!董健:科普 就是那个“更好的方式”
2024-01-29 16:31:00
“一直看你的书,想看看写书的医生长什么样子,所以特地来你的门诊。”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总是记得这句话。这是一位60多岁的浙江患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有次在书店偶然翻到董健编写的《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如获至宝,从中得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因此心心念念,想看看这位“上海专家”的样子,于是专门预约门诊,一见面就高兴地对董健说道。
  董健说,
  “我把60%的时间和精力给了临床医疗,20%给了教学科研,还有20%必须是医学科普。 截至目前,董健及团队创作的科普视频、微电影和纪录片的浏览量近2亿次。对董健而言,科普是一个愿望,是一份情怀,甚至已经变成一种习惯,”我记得顾玉东院士说过一句话——要让病人把医生当成朋友。我觉得,通过科普,就能实现这个目标,让病人信任你、理解你,而不是猜疑和提防,因为病人与医生应该是对付共同疾病的同一战壕里的战友。
  “理解每一位患者的痛苦”
  让患者“见其书而感其人”的这本《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董健带领团队在诊治数万例腰椎疾病患者的基础上,以患者问题为导向,总结经验、图文并茂的科普作品。
  之后,他们又出版了“升级版”的《专家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补充版”的《细说腰椎退行性疾病》。
  “人家外科主任忙着手术,你为什么喜欢抽空写科普文章?”早在二十多年前,当时的中山医院院长、国内著名健康教育家杨秉辉教授就这样问董健。其实,原因说来也很简单,因为董健“有话要说,有问必答”。
  “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病人慕名来看病,许多问题会写在纸上问我,门诊没时间跟病人细说,担心解释得不清楚,让病人失望。怎么办?那就利用业余的一切碎片时间做科普呗!”董健笑道。
  对每一位病人的负责,对每一个生命的真诚,这是从董健学医之始,就藏下的初心。作为“断肢再植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中伟教授留在上海的大弟子,恩师言传身教,董健尽得真传,对待病人从来没有一点架子,没有一丝不耐。“每一位来求助的患者,都是饱含痛苦的,我们作为医者,必须理解和包容。”
  他专攻的是脊柱外科的“禁区”——全脊柱肿瘤整体切除术。临床上遇到的脊柱肿瘤,包括罕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和最常见的脊柱转移性肿瘤等。“脊柱前有胸腹主动脉大血管,后有脊髓神经,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患者大出血或半身不遂。如果将肿瘤部分切除或刮除,又容易引起复发转移。因为手术风险极高,以前往往只能选择姑息治疗,患者不得不在瘫痪和剧痛中度过余生。”董健说,他立志要攻破“禁区”,填补国内这一领域空白。
  “我们设计了一种临时棒,上面安装脊柱保护器,在手术中,把分离出来的肿瘤椎体沿着临时棒,以旋转的形式取出来,这样既不会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又尽可能降低肿瘤细胞局部播散的可能性。”董健介绍,国际报道的脊柱肿瘤切除术式需要20小时,出血量高达8000毫升,手术过程充满风险;但董健的手术时间缩减至4小时,术中无须输血,极大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通常情况下,患者三五天就可以下床走路。近年来“分离式”技术的运用,又将脊柱肿瘤手术带入“新时代”。
  更多疑难重症患者慕名而来:一位患者肾癌转移到脊柱,突然瘫痪在床,经过董健救治,如今恢复良好;一位患者晚期乳腺癌,脊柱和骨盆多发骨转移病灶,胸椎管狭窄,脊髓受压严重,董健为她顺利完成手术;一位患者有罕见脂肪肉瘤,多次复发,病情危急,面临截肢风险,董健携手王毅超教授带领团队手术切除,保留肢体,至今健在……
  “今年,我们联合复旦大学各兄弟医院,筹备成立复旦大学脊柱肿瘤研究所。”董健说。在这披荆斩棘的奋斗历程中,哪怕再繁忙,他都没有停止过科普,也越来越感受到科普的力量。
  “临床遇到患者的任何问题,我都会想,是不是可以通过科普,方便地回答更多人的问题?也正因为我保持不断解答、不断以科普回应的习惯,因此让更多患者来找我看病时,对疾病更为了解,治疗依从性更高,也对我们更加信任——这就是一种互相促进。”董健深有感触。
  科普,就是那个“更好的方式”
  在董健看来,科普不仅面向老百姓,也可以对国家政策出台起到支持与推动作用,这是一种更深意义上的“科普”。因此,他在2017年和相关专家牵头与多家机构,在中山医院联合成立国内首个“中国医学传播智库”;2018年,他又领衔成立国内第一家医学科普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深入参与推动科普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和高级职称评价的政策出台。
  “当下,我们还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医生经过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教育,觉得自己水平很高,但往往和患者沟通时非常吃力,这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董健说。
  可能有不少人会问:医生要看门诊、做手术、带学生、搞科研,哪里还有时间做科普?而在董健看来,正因为一个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必须要通过更好的方式,最大化地实现医者治病救人的价值。科普——就是那个“更好的方式”。
  “我就算不吃不喝不睡,也不能把所有病人都看了,把所有手术都做了。但是,我通过科普的方式,尽可能让更多人能够懂得防患于未然,能够知道有问题早就诊、早治疗、早康复,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与健康生活,这难道不是医者应该做的事吗?”董健说。
  在董健看来,做科普永远需要与时俱进,当医学理念与诊疗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为“以健康为中心”,就需要越来越多关注“生活方式病”。
  什么是“生活方式病”?“当下,智能手机普及,我们天天手机不离身,看手机的时候习惯‘葛优躺’,还有自驾车越来越多,每天单位、家里‘两点一线’,极其缺乏运动,导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董健表示,在中山医院骨科,年门诊量达12余万人次、手术量达6千余例,而其中占据一半以上的是生活方式病,主要就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退变性骨关节炎等。
  “以前我们常说‘扶墙艰难入院,挺腰走路出院’,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但是现在我越来越觉得,这些‘生活方式病’,只要及早注意,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避免患病;哪怕患病,也是生小病,要早期干预,避免开刀。”董健说,“我是外科医生,但我希望所有人都不要走到手术这一步,所以我就得步履不停,继续科普——哪天科普做到让我在手术台上‘失业’了,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文章来源:周到)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去守护更多有需要的人!董健:科普 就是那个“更好的方式”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