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五创图强、四进争先” 打造“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城市

最新信息

绍兴 “五创图强、四进争先” 打造“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城市
2023-11-05 06:15:00
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绍兴何以“兴”?绍兴人有答案,要“跳出绍兴发展绍兴”。近年来,绍兴借助区位优势和长三角一体化东风——融杭联甬接沪,着力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综合实力节节攀升。去年,绍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51亿元,增长4.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和7.2%,位列“2023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29位,已连续3年跻身全国“30强”。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此前,绍兴总结发展经验时,便将重点之一落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提升城市能级上,交通互联、产业共兴、服务同城成为关键词。站在新起点上,绍兴市委九届四次全会对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五创图强、四进争先”的战术安排,号召全市人民勇当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排头兵,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
  相比以往,绍兴有了更大的目标。绍兴提出,要聚焦“五创图强”载体,形成一批具有绍兴辨识度、示范推广性、战略引领力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要树立“四进争先”目标,牢固树立“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争第一就是落后”的理念,加快把“图强”行动转化为“争先”成效。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局中,绍兴将主动作为、借梯登高,持续深化融杭联甬接沪,推动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打造“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城市
  绍兴地处杭州湾南岸中心,位于浙江发展“双核”杭州、宁波之间,处在杭甬“夹缝”中的绍兴,曾长期面临“成长的烦恼”。近年来,绍兴在不断变化的区域格局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即杭甬两强之间的“金扁担”。这个形象的比喻显示出绍兴与杭甬两城的战略互动关系,也表明了绍兴打造区域枢纽城市的决心。
  除了与杭甬之间的“相爱相杀”,绍兴与隔杭州湾相对的上海,历来也多有亲近。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鲁迅生于绍兴,晚年曾长期居住于上海的山阴路附近,而山阴正是绍兴的旧称,似乎也预示了两地间割舍不断的联系。曾有文史专家检索1996年出版的《绍兴市志》中的地名索引,发现与上海有关的条目多达350多条,足见双方关系之密切。后来的乡镇企业初创时期,不少上海来的“星期日工程师”利用休息日到绍兴指导生产,促进了绍兴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如今看来,向上海“借智”也是绍兴发展的诀窍之一。比如1999年,曾经的上海“星期日工程师”任世瑶,就促成绍兴上虞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现在,绍兴人在沪创办企业2万余家,在沪企业联合会直属注册会员就有1000余名,绝大部分在上海有办事处或研发中心。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绍兴正加速推进融杭联甬接沪。其中,“杭绍甬一体化”是国家《长三角规划纲要》明确的重点任务,而无缝衔接的交通则是同城化的基础。从2020年起,绍兴就积极发挥纽带作用,推进总投资超1300亿元“迎亚运、建窗口”综合交通“三年大会战”。2021年,连接绍兴柯桥、杭州萧山的绍兴地铁1号线柯桥段开通运营,绍兴“融杭”开启新篇章。2022年1月,杭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绍兴实现“县县通高铁”。一个月后,杭绍台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杭绍甬全域一体的交通网络迎来跨越式升级。此外,为实现“市区半小时交通圈、10分钟上高速”目标,绍兴发力于大规模交通建设,一口气造了11条快速路。接下来,绍兴还将加快杭绍甬智慧高速、杭台高铁二期等项目建设,合力打造杭绍甬同城通勤圈。
  数据显示,目前迁入和迁出绍兴的人口主要来源地均为杭州和宁波。其中,杭州占绍兴迁入人口总量45.28%,宁波占13.55%;杭州占绍兴迁出人口总量47.85%,宁波占11.00%。此外,观察绍兴人口迁出数据,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潮汐现象”——迁入人口,周六是峰值,迁出人口,周一是峰值,其余时间平稳,周而复始。粗略统计,每周迁徙人口近1.6万人次。这直观说明:现在很多人,工作在杭州、宁波,住在绍兴,杭绍甬同城通勤圈已初见雏形。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绍兴的雄心,是想通过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能级的显著提升,将绍兴打造成融杭联甬接沪的枢纽城市。今年,绍兴计划完工11个综合交通项目。展望未来,绍兴还将聚焦打通与上海的直连通道,重点谋划实施接沪快速铁路通道(沪绍金铁路)、滨海枢纽等项目,提升内陆通道枢纽地位。绍兴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何建表示:“我们将按照谋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成熟落地一批的原则,滚动推进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市域30分钟、杭甬30分钟、上海60分钟通达的交通圈,助力城市强网联网。”
  建设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城市
  很多人都知道,老绍兴有“三缸”:染缸、酱缸、酒缸。如今的绍兴,“老三缸”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芯片、药片、刀片电池为代表的新“三片”朝阳高升。为此,绍兴连续10年获评浙江省“腾笼换鸟”考核先进市,连续两年获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国务院督查激励。今年上半年,绍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2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居浙江省第二位,高于全国的5.5%、全省的6.8%。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集成电路产业。绍兴和集成电路产业渊源颇深,但其快速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功不可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的原五大支柱企业之一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原八七一厂)的落户,为绍兴带来了当时集成电路产业最前沿的技术与人才队伍。
  2018年,总规划面积达9566亩的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启动建设,绍兴集成电路产业随之步入新阶段,同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协作加速升级。招商团队看中了芯片产业,在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后,主动规划了架设芯片车间的特需输电线路。这样的热情和决心打动了中芯集成的项目团队,企业很快把上海的研发团队全都搬了过来。产业链核心项目一落地,江苏的封装龙头长电科技、上海的设计翘楚豪威等,一批上下游龙头企业接踵而来。
  放眼长三角,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沪苏浙皖各有优势,上海产业链完备、浙江设计突出、江苏封测发达、安徽装备强势,产值占全国将近六成。这些年,绍兴坚持“融杭联甬接沪”发展战略,错位嵌入长三角产业分工,重点发展制造业、封装和测试业。目前,绍兴已集聚集成电路相关规上企业98家,初步形成以特色工艺为重要核心的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及应用全产业链。去年,绍兴集成电路主导产业规模超500亿元,招引集成电路产业项目11个,协议投资额超300亿元。今年5月,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平台首家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绍兴参与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绍兴积极融入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共兴。比如,高标准打造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杭绍一体化萧诸绿色发展先导区、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推进前湾新区—滨海新区高端产业协作联动区建设;绍兴科创大走廊已与杭州城西、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加快共建战略联盟,并与上海成立长三角政产学研联盟,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启动运营,复旦大学科技园绍兴创新中心签约,将共同助力建设环杭州湾区域创新共同体。“融杭联甬接沪”的发展战略,已成为绍兴产业进阶的最大底气。绍兴还有更大的雄心:到2026年,率先走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湾区智造强市之路,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基地;同时,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同类城市“10强”。
  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样板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如今的绍兴,正以此为导向,希望率先走出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城市发展之路,在人民城市建设上争做样板。绍兴的最新目标,在民生进步上,要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入全国“10强”。眼下,绍兴正在加紧打造共同富裕新高地。比如,绍兴正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目前,绍兴已全面消除集体经济年总收入3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下薄弱村,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76199元、4570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6缩小到1.67。
  作为“枫桥经验”的诞生地,绍兴曾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六连冠”,夺得“平安金鼎”,成为浙江省唯一“无废城市”建设全国试点。其中,“枫桥经验”是绍兴一张历久弥新的“金名片”,绍兴正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的具有“枫桥经验”内涵特色的社会伦理体系,助力浙江省打造省域现代化治理先行示范区,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人民城市,文化是应有之义。绍兴一直以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荣。但遗憾的是,绍兴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在全省排名靠后,这与绍兴文化名城、文化大市的身份不匹配。长三角一体化为绍兴文化发展带来机遇,绍兴是长三角文化IP最多的地级市之一。近年来,绍兴立足“历史+人文”核心优势,深化文创大走廊和浙东唐诗之路、浙东运河、古越文明三大文化带建设,优化古城功能,形成更多人文底蕴与时代潮流“同框”的独特风景。
  绍兴携手杭甬两城,共同探索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刚刚过去的杭州亚运会,绍兴是承办比赛项目最多的协办城市,足以看出杭绍同城效应。此外,绍兴还深化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合作共建研究院,建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绍兴校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嵊州校区等院校,实现高等院校县域全覆盖;引进4家省级医院在绍建设分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深化杭绍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同城化“一卡通”,推动三地实现医疗、旅游、交通等事项一卡结算,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便利实惠。
  随着一体化按下加速键,绍兴也将合作的眼光投向整个长三角。早在2020年,绍兴市民政局就与上海市徐汇区民政局签订《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一体化协作备忘录》。此外,绍兴还围绕共建优质生活圈,相继引进了上海浦东机场柯桥航站楼、绍兴上海虹桥国际学校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去年10月1日起,长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同步审议通过的《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正式施行。在此基础上,绍兴正与长三角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深度对接,旨在进一步拓展一卡通应用范围,助力“长三角一卡通”多卡集成、多码融合、一码通用,更有效促进长三角居民服务一体化便利共享。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绍兴 “五创图强、四进争先” 打造“融杭联甬接沪”枢纽城市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